为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的基本国情,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,明确提出“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。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,优化生育政策。”
为全面贯彻落实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时代使命,构建新发展格局,更好发挥社会力量作用,为政府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,12月26日,由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社会养老创新发展论坛暨“新养老”案例展示在京召开。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、原卫生部部长高强等来自国内有关部门、有关产、研、学等单位领导、专家、企业家和业界精英代表受邀出席论坛,万达信息高级副总裁王兆进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---“构建可信赖的养老服务生态圈”。
万达信息高级副总裁王兆进主旨演讲现场
王兆进在主题演讲中表示,当下整个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应对如何养老这个问题,万达信息作为一家在智慧养老领域沉淀8年之久的科技企业,既有经验也有责任去积极思考这样一个时代命题。
用行业经验,观“生态痛点”
从角色出发,目前养老服务生态中主要涵盖四类核心角色:负责引导产业良性发展的政府(政府端);提供各类服务的服务商(机构端);提供各样产品的厂商(产品端)以及需要各种产品和服务的用户(用户端)。在王兆进看来,这当中存有形形色色的问题,比如:
“政府如何保障补贴资金的精准发放?机构如何避免甩老族?用户去哪里找到可信、可靠的服务?厂商做出的产品能否真正贴合老人实际需求?但我们不能“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”,我们唯有找到根源,才能真正有效解决问题。
最终发现,造成行业万象丛生的根源是:整个养老服务生态角色众多,复杂多样,本身也受牵于当地政策环境,核心痛点——多半因为彼此的信任不够,难以形成聚合力,造成市场化步伐的滞缓。
用数字创新,筑“生态信赖”
用什么在各个角色之间编织一张信赖的网?放在过去问题也许难解答,今天当数字革命席卷而来之时,就不再无解。
万达信息设想:借助数字化力量,促进生态中各类角色相互赋能,共同促进养老服务良性有序发展。比如,经过政府的积极引导,促进机构服务质量的提升,实现产品与用户需求的精准匹配;同时,面向生态合作伙伴打造互联网的资源接入端,实现各类养老资源的跨时空对接;此外还可以整合当地服务资源,对接各类服务机构,实现服务供需匹配,向上提供服务运营数据,对接城市大脑、领导驾驶舱,实现数字化精准治理。
可信赖的养老服务生态圈愿景图
“最终的养老生态是一个社会化的网络,多元主体都参与到当中。对于居家长者而言,通过家庭中的一些终端可以一键触达社会;对于机构而言,能够在跟居民之间、跟子女之间形成比较好的互动;对于政府而言,通过金民工程在各个城市的推进,能精准调动服务资源为辖区长者提供优质服务,从而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。”?王兆进是这样解释他心目中的养老生态。
用脚踏实地,践“理想之路”
万达信息于2018年成为国家金民工程全国养老服务信息系统指定承建商,负责协助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完成对全国34万养老机构及社区机构设施的信息收集,涵盖机构备案、等级评定、补贴、服务质量、综合监管等多项业务。截至2021年11月底,已对接全国21个省份,186个城市、1286个区县民政部门;已完成46万从业人员的信息注册,其中包括18万的具有护理资质的服务人员;采集在院老人信息180万条,农村留守老人177万条。
大数据赋能的政府监管平台
面向机构端,以数字+赋能服务和产品,数据汇聚形成“养老服务运营中枢”,再赋能养老服务的6大主要业态。目前,在上海地区推广应用的养护机构管理平台,通过机构端、护工端、家属端三端联动,将线上的服务管理与线下的服务全程无缝链接,保障服务过程透明、高效、可信。
服务全透明的机构管理产品
“用户端要尊重实际,互联网是新兴事物,不能因为数字鸿沟,就让老人少享受数字红利。” 王兆进在介绍C端实践——“市民云长者服务专版”时,特别提到,适老化改造不是简单的把现有东西变大,而应该基于老人的习惯去改造。比如在APP上,聚合老人最常用就医、乘车等功能一键直达。
如今老人以居家和社区养老为主,通过“互联网+”,实现养老服务到家也很重要。“蛮牛孝镜”针对居家养老场景,提供的四重健康照护服务可以让老人触达整个养老和社会服务网络,一站式满足智能服务、家庭关爱、疾病预测、健康数据、老年文娱和在线购物等需求;“与养老机构联动,整合政府公共服务的入口,能够从多个维度解决老人和子女居家养老、健康照护的痛点难题。
一键触达服务的用户智能终端
最后,王兆进总结表示,养老生态关系国家未来,万达信息做了一些努力,但是还很有限。一个生态的搭建,是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,深度融合,才能绽放光彩,恰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“美美与共,和合共生”所言,我们邀请每一个致力于为祖国养老事业繁荣的政府部门、服务企业和社会团体,一同探索可信赖养老服务生态的发展之路和空间,积极拥抱活力满满的“老龄化”时代。